最新
  • 叶克穷研究组开发高分辨技术解析核糖体RNA加工机制
    2024年7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研究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High-resolution landscape of ribosomal RNA processing and surveill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鉴定核糖体RNA (rRNA) 加工中间体的高分辨技术,并发现rRNA加工... 2024年7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研究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High-resolution landscape of ribosomal RNA processing and surveill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鉴定核糖体RNA (rRNA) 加工中间体的高分辨技术,并发现rRNA加工...
    2024-07-15
  • 理性设计多肽纳米酶模拟抗菌肽和抗菌酶双功能快速杀灭真菌
    该研究首次提出将抗菌肽和纳米酶结合的策略,通过计算机模拟从头设计合成了多肽纳米酶,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特异性杀伤真菌的机制,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思路。这项研究成果于2024年7月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题为"Stable peptide-assembled nanozy...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和抗菌酶(Antimicrobial enzymes,AMEs)作为非常有前景的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具有特异杀菌、生物相容性高、绿色安全等优势,有望为解决微生物耐药难题提供新策略。然而,大多数抗菌肽杀菌效率不高,且稳定性较差,尤其是较长序列的抗菌...
    2024-07-11
  • 王艳丽研究组与合作者揭示新型anti-CRISPR蛋白的作用机理
    2024年7月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团队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Alan Davidson团队合作,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n anti-CRISPR that pulls apart a CRISPR-Cas complex"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新型anti-CRISPR蛋白AcrIF25的独特作用机制,通过解离I-F型CRISPR-Cas... CRISPR-Cas系统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强大基因编辑工具,广泛分布于细菌和古生菌中,有效抵御外源DNA的入侵。作为反击,病毒进化出了anti-CRISPR蛋白(Acr),抑制CRISPR-Cas系统的活性。目前,科学家们已发现近百种Acr蛋白,这些蛋白通过多样化的机制发挥功能。2024年7月3日,中...
    2024-07-05
  • 朱冰研究组揭示脊椎动物中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的从头建立机制
    2024年7月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题为"Targeting pericentric non-consecutive motifs for heterochromatin initiation"的研究性论文,该论文揭示了脊椎动物中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的从头建立机制。 2024年7月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题为"Targeting pericentric non-consecutive motifs for heterochromatin initiation"的研究性论文,该论文揭示了脊椎动物中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的从头建立机制。异染色质的概念最早于1928年被提出,并在...
    2024-07-04
  • 柳振峰研究组发现绿藻光系统II修复循环早期阶段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
    2024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研究组联合西湖大学李小波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田利金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an early stage of the photosystem II repair cycle 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研... 植物、藻类和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源源不断地为地球上的各种生命体提供能源和呼吸所需的氧气。光系统 II (photosystem II,PSII)是放氧型光合作用体系中的能量转换器,利用光能来驱动水:质体醌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将水分子裂解为氧气和质子,并还原质...
    2024-06-21
  • 蔡华清研究组揭示巨胞饮结构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
    2024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蔡华清研究组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杂志发表题为"Leep2A and Leep2B function as a RasGAP complex to regulate macropinosome forma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细胞巨胞饮结构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 2024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蔡华清研究组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杂志发表题为"Leep2A and Leep2B function as a RasGAP complex to regulate macropinosome forma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细胞巨胞饮结构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巨胞饮(macropinocytosis)...
    2024-06-19
  • 陈畅研究组与合作者研究发现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调控吗啡镇痛耐受的分子机制
    近期,国际知名期刊《Redox Bi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S-nitrosoglutathione reductase alleviates morphine analgesic tolerance by restricting PKCα S-nitros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S-亚... 近期,国际知名期刊《Redox Bi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S-nitrosoglutathione reductase alleviates morphine analgesic tolerance by restricting PKCα S-nitros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S-亚...
    2024-06-18
  • 王立堃研究组解码内质网应激与未折叠蛋白响应的关系
    2024年6月1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王立堃团队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eciphering ER stress-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relationship by visualizing unfolded proteins in the 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荧光报告系统,能够在活细胞中... 内质网(ER)是负责蛋白质折叠和运输的重要细胞器。ER中的蛋白质折叠压力,可能导致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即"ER应激"。这一情况会激活未折叠蛋白响应(UPR),这是由三个ER跨膜蛋白(IRE1α、PERK和ATF6)启动的信号通路。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UPR的激活并不总是...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