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叶克穷研究组与合作者发现蛋白质通过双重结构行使毒药和解药功能
    202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研究组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组合作,在《PNAS》在线发表两篇相关论文,题为《A meiotic driver hijacks an epigenetic reader to disrupt mitosis in noncarrier offspring》和《Structural duality enables a single ... 202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研究组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组合作,在《PNAS》在线发表两篇相关论文,题为“A meiotic driver hijacks an epigenetic reader to disrupt mitosis in noncarrier offspring”和“Structural duality enables a single ...
    2024-11-02
  • 卜鹏程研究组与合作者共同揭示果糖通过抑制M1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极化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2024年10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卜鹏程、温州医科大学沈贤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朴海龙团队合作在Cell Metabolism 杂志上发表题为Hexokinase 2 senses fructose in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o promote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 果糖是最常见的食品甜味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含糖饮料、糖果和烘焙食品的加工。在过去200年间,人类对于果糖的摄入量增长超过100倍。过量摄入果糖与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摄入过量果糖会增加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然而,一直没有...
    2024-10-31
  • 方显杨研究员应邀在《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综述分子标尺技术及其应用
    2024年10月22日,方显杨研究员在《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Empowering the molecular ruler techniques with unnatural base pair system to explore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of flaviviral RNAs"的综述论文。 2024年10月22日,方显杨研究员在《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Empowering the molecular ruler techniques with unnatural base pair system to explore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of flaviviral RNAs"的综述论文。RNA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功能...
    2024-10-30
  • 王晓群/何顺民研究组合作构建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大脑多组学时空数据库MAPbrain
    2024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组、何顺民研究组,北京师范大学吴倩研究组联合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发表论文"MAPbrain: a multi-omics atlas of the primate brain"。研究团队从单细胞转录组、空间转录组、表观遗传组等不同层面整合了脑发育... 伴随着对脑发育研究的深入,促进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实现健康的脑发育与认知发展,已成为全球科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神经发育相关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以及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学技术以及单细胞表观遗传组学技术等高通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与脑发育相关的多组学...
    2024-10-22
  • 卫涛涛研究组与合作者共同揭示核糖体蛋白RPL22驱动人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
    2024年9月1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卫涛涛研究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RISPR screening uncovers nucleolar RPL22 as a hete... 核糖体作为负责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核糖体由核糖体RNA(rRNA)和核糖体蛋白两部分组成,此前对核糖体蛋白的功能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参与个体发育及疾病发生等领域,其与衰老之间的相关性还有待深入揭示。2024年9月11日,中国科学院生...
    2024-09-14
  • 陈畅研究组揭示枸杞子"耐寒暑"功效的科学内涵
    2024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侃研究组合作,在《The FASEB Journa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increases thermogenesis and energy metabolism through modul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to conf... 枸杞子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子具有"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的功效,但其功效的科学内涵尚未被解读。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是现阶段中医药现代化的根本任务。2024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生...
    2024-09-13
  • 朱冰研究组揭示小鼠母源蛋白Pramel15促进合子DNA去甲基化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研究组于2024年8月25日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Pramel15 facilitates zygotic nuclear DNMT1 degradation and DNA demethylation"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发现小鼠母源蛋白Pramel15能够通过降解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MT1,控制细胞... 哺乳动物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会经历DNA甲基化的重编程,将继承自亲本的基因组甲基化状态重置,为后续的组织分化、胚胎发育做准备。DNA甲基化重编程的异常可能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子代的生理缺陷等问题。在早期胚胎发育的DNA甲基化重编程过程中,基因组会表现出大范围的DN...
    2024-08-26
  • 章新政研究组与合作者发现甲病毒的新型受体识别机制
    2024年8月10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 receptor VLDLR binds 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through multiple distinct modes”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项研究中,团队解析了EEEV完整病毒样颗粒与人源受体VLDLR胞外区的LAs重复序列全长及截短体的多种... 甲病毒(alphavirus)是一类具有囊膜的单链正义RNA病毒。它通过蚊子等节肢动物在人类、鼠、马及鸟等多个物种中广泛传播并引起相关疾病。甲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发重症脑炎,甚至导致死亡。其中一些甲病毒,如东部马脑炎...
    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