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研究员牵头完成的"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及相关精神疾病药物调控机理"成果入选。
大脑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是构成认知与情感功能的基础。神经递质"释放-回收-再填充"是神经信号传递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的紊乱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神经递质转运体是一类专门负责神经递质跨膜运输的"快递员",主要介导神经递质的循环过程,确保神经信号的精准传递。因此,调控神经递质转运体的活性成为治疗精神疾病的核心策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姜道华等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揭开了多种关键神经递质转运体的"神秘面纱",系统阐明了其识别并转运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甘氨酸和囊泡单胺的过程。此外,该研究揭示了神经递质转运体与多种精神疾病药物的精准作用机制,展现了不同神经递质转运体多样化、特异性的药物结合口袋,并发现了新型低成瘾性药物结合位点,为设计副作用小、成瘾性低的精神疾病治疗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为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精神疾病药物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价值。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宣传我国基础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20届,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弘扬了科学精神,推动了基础研究的科学普及,促进了公众对基础研究的了解、关心和支持,已成为盘点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年度成果的重要品牌活动。历年入选进展是我国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缩影和代表,在科技界产生良好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图一: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及相关精神疾病药物调控机理成果示意图
图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奖牌
(供稿: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