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陈畅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柚皮素通过激活Sp1-ERRγ转录轴增强肌肉耐力和改善肌肉萎缩的新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叶阳课题组及陈凯先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揭示了柚皮素通过激活Sp1-ERRγ(Sp1-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γ)转录轴增强肌肉耐力和改善肌肉萎缩的新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10月23日在线发表于Cell Rep... 骨骼肌在支持运动和能量代谢调节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它的功能会因衰老和肌肉相关的疾病而受损,导致骨骼肌表现出耐力或力量下降。骨骼肌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疾病的发展而下降。在30岁以后,人体肌肉质量大约每十年减少3-8%。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2023-10-31
  • 朱平研究组与合作者揭示热纤梭菌转录调控因子σI的独特启动子识别机制
    2023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冯银刚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the transcription open complex of distinct σI factors"的研究论文。 2023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冯银刚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the transcription open complex of distinct σI fact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热纤梭菌转录调控...
    2023-10-17
  • 生物物理所脑认知团队揭示人脑中注意对神经活动共变性的调节机制
    为了进一步揭示神经活动共变性和神经编码的关系,研究者分析了两个脑区之间神经编码信息的传递,发现注意会显著促进初级视觉皮层高维度编码向后顶叶皮层低维度编码的转变,暗示不同脑区信息编码的维度特性可能是决定神经活动共变性与神经编码效率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 大脑是如何提升信息编码效率的?近些年研究表明,除了增强神经反应强度和稳定性,神经系统内提升编码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调节不同神经元之间的活动共变性。很多认知机制,例如注意机制,利用这条途径增强认知系统感知觉敏感度。人类视觉皮层是一个复杂的多级神经系统。注...
    2023-10-11
  • 高利增课题组发现组氨酸调控蛋白多肽淀粉样组装并赋予其纳米酶活性
    生物大分子自组装成超分子结构后会产生重要功能,这与生命系统中的生理或病理状态息息相关。蛋白质和多肽组装成淀粉样纤维的行为已被认为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联系。淀粉样蛋白组装体具有相似的交叉β结构,其中β链片段垂直于长纤维排列。这种类型的组装是由主链氢键和侧链相... 生物大分子自组装成超分子结构后会产生重要功能,这与生命系统中的生理或病理状态息息相关。蛋白质和多肽组装成淀粉样纤维的行为已被认为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联系。淀粉样蛋白组装体具有相似的交叉β结构,其中β链片段垂直于长纤维排列。这种类型的组装是由主链氢键和侧链相...
    2023-09-21
  • 朱平研究组利用冷冻电子断层成像三维方法
    揭示体外组装和体内染色质纤维一种普遍存在的双螺旋折叠模式
    2023年9月13日, 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组题为" Cryo-ET study from in vitro to in vivo revealed a general folding mode of chromatin with two-start helical architecture "的研究论文。在该论文中,研究者通过冷冻电子断层三维成像... 2023年9月13日,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组题为"Cryo-ET study from in vitro to in vivo revealed a general folding mode of chromatin with two-start helical architecture"的研究论文。在该论文中,研究者通过冷冻电子断层三维成像方...
    2023-09-19
  • 柯莎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小分子调控tau蛋白相分离和聚集的机制
    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通过液-液相分离(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 LLPS ) ,动态组装成高度浓缩且具有类似液体性质的凝聚体微区,执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相分离的异常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早期诱发事件之一,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包括TDP-43 , FUS... 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动态组装成高度浓缩且具有类似液体性质的凝聚体微区,执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相分离的异常是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早期诱发事件之一,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包括TDP-43,FUS,Tau等...
    2023-09-13
  • 姬广聚课题组揭示人源胚胎干细胞
    外泌体在肺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
    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肺纤维化和肺功能受损,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许多研究已发现干细胞外泌体在纤维化的干预中具有巨大潜力。其中,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MSC-Exos )研究最为广泛,它们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减轻炎症...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肺纤维化和肺功能受损,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许多研究已发现干细胞外泌体在纤维化的干预中具有巨大潜力。其中,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s)研究最为广泛,它们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减轻炎症、抑...
    2023-09-07
  • 李昂团队及其合作者揭示精神分裂症跨尺度环路机制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约1% ,同时由于其具有高致残性、青壮年期发病、低康复率等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至今仍主要依赖对患者症状的经验判断,面临着发病机制不明且无客观定量生物学标记等临床困境。建立宏观...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约1%,同时由于其具有高致残性、青壮年期发病、低康复率等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至今仍主要依赖对患者症状的经验判断,面临着发病机制不明且无客观定量生物学标记等临床困境。建立宏观-...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