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报道
-
【】自组装交联水凝胶--皮肤损伤新“卫士”
皮肤作为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集物理防护、体温调节、免疫调节等多重功能于一身。皮肤虽然强大,但也会受伤。无论是日常的擦伤、割伤,还是严重的烧伤、放射伤等,都会破坏皮肤的完整性,影响其功能。尤其是糖尿病、烧伤或放射性创面,会让伤口环境变得特别复杂,创面的修复需...
2024-10-08
-
【】施加电场促进伤口愈合
人类对生物组织、器官电活动的关注和研究长达数个世纪。早在十八世纪中叶,意大利著名的生理学家Galvani通过金属导线将避雷针与蛙腿神经-肌肉实验标本的坐骨神经相连,发现随雷电的出现蛙腿肌肉发生抽动;此外,他将一侧蛙腿的坐骨神经切断,与对侧蛙腿肌肉完整的坐骨神经表面...
2024-09-21
-
【】CRISPR-Cas12a:一款强有力的检测识别工具
CRISPR-Cas12a技术在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突出优势,但CRISPR-Cas12a检测法在推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技术障碍方面的缺陷。目前扩增及检测被应用到多种病原体检测策略中,将扩增子转移到检测平台是一个必要步骤,不过在此过程中易产生气溶胶及造成其他类型的污染。
2024-09-11
-
【】细胞中的相分离“魔术”
生物分子相分离,一个虽然听起来专业而遥远的概念,实际上在我们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中都上演精彩的"魔术"。它指的是在没有膜包裹的情况下,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自发地聚集形成液滴状结构的过程。这种现象不仅在基础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对理解生命过程和疾病机制具有...
2024-09-01
-
【】“包封冷冻与释放”--卵母细胞的低温保存之旅
随着这些技术瓶颈的不断突破和改进方法的应用,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技术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女性生育选择提供更大的自由和保障,同时也为不孕不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案。这一技术的进步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为女性的生殖健康和未来规划...
2024-08-21
-
【】肿瘤检测标志物:循环肿瘤DNA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体活检以微创、快捷、可反复取样的特性被大家广泛关注。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肿瘤检测标志物是液体活检中的检测对象之一,它是由肿瘤细胞凋亡、坏死等方式释放到循环系统中的小片段DNA,携带肿瘤组织中的拷贝数变异、基因重排等遗传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
2024-08-11
-
【】探寻血型与输血的奥秘
因严重失血所导致的死亡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创伤导致死亡的案例达440万例,占总死亡人数的8%[2]。因此,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快、准"的输血前血型检测对实现及时输血至关重要。
2024-08-01
-
【】破解蛋白质折叠的天书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参与了几乎所有生物体内的生化过程。蛋白质从一级结构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才具有生物活性,继而发挥功能。那么蛋白质是如何从一维的氨基酸链折叠成三维的空间结构的呢?
202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