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报道
-
【科海拾贝】平均年龄20+的团队,半年发了两篇Nature一篇Cell
7月31日,这篇经历坎坷的论文终于在《自然》上线了。短短半年间,平均年龄仅有20多岁的赵岩课题组,已经发表《自然》论文两篇、《细胞》论文一篇,此外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研究》等期刊上也有论文上线。赵岩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些工作是好几年的积累,只是发...
2024-08-05
-
【大师讲座】郭爱克院士漫谈大脑智慧原理
2024年6月2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共同邀请脑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原学术委员会主任郭爱克院士, 举办大师讲座"漫谈大脑智慧原理"。 讲座由脑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何生研究员主持,生物物理所所长刘力研究员出席并参与讨论。
2024-07-11
-
-
【作者访谈】抱青衿之志,笃行而不怠
Biophysics Reports 2023年的第6期,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江研究员团队的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在辅助生殖中基于DNA甲基化变异进行胚胎区分和筛选的人工智能模型。此前,刘江研究员团队基于多年的研究积累,已于2021年提出了全新一代的试管婴儿胚胎筛选技术--PIMS。...
2024-07-01
-
【科普报道】纳米酶打开催化治疗肿瘤之门
"纳米酶是一类新型催化剂,能够在生理或低温/高温条件下催化酶的底物,作为天然酶的替代品服务于人类健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阎锡蕴说。
2024-05-30
-
【科海拾贝】他每天不在“拆盲盒”,就在“破案”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高璞凭借在核酸免疫应答领域的多年耕耘,连续获得了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但相比于这些有形的收获,他似乎更喜欢谈论科研带给他的“智力愉悦感”和“情绪价值”。
2024-02-19
-
【科海拾贝】死磕11年,他从“垃圾箱”捡出一篇重磅论文
上世纪70年代起,染色质结构和DNA复制的关系日益被重视。1989年,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生物化学家Bruce Stillman首次发现了CAF-1,这一复合物紧随DNA复制复合体之后,负责染色质的组装。然而,其结构一直未得到解析,使得许多关键问题无法解释。这是组蛋白伴侣研究方向中被公认的难...
2023-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