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薛愿超研究组与合作者揭示新冠病毒诱发炎症风暴的分子机制
    2023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课题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健伟课题组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课题组合作在《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SARS-CoV-2 RNA stabilizes host mRNAs to elicit immunopathogenesis" 的研究论文。 2023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课题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健伟课题组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课题组合作在《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SARS-CoV-2 RNA stabilizes host mRNAs to elicit immunopathogenesis" 的研究论文。研究...
    2023-12-27
  • 陈畅研究组与施松涛团队合作揭示硫化氢介导的蛋白硫巯化修饰调节免疫稳态机制
    2023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团队和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施松涛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题为 "Apoptosis releases hydrogen sulfide to inhibit 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提出"凋亡产气"新概念:细胞凋亡是机体硫化氢的重要来源,细胞凋亡来... 硫化氢(H2S)是机体第三类气体信号分子,对机体骨稳态和免疫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过程中,可释放一类特殊的细胞外囊泡,称之为凋亡囊泡,其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和促再生作用,而凋亡缺陷会导致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衰老和肿瘤等。但目前对于细胞凋亡和硫化氢气体之间...
    2023-12-20
  • 赵岩研究组揭示人源钠钙交换蛋白NCX1的别构抑制的分子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研究组在《EMBO Journa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allosteric inhibition of human sodium-calcium exchanger NCX1 by XIP and SEA0400"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通过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重构出人源NCX1.3结合特异性抑制剂... 近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研究组在《EMBO Journa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allosteric inhibition of human sodium-calcium exchanger NCX1 by XIP andSEA0400"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通过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重构出人源NCX1.3结合特异性抑制剂S...
    2023-12-19
  • 赵岩研究组与合作者揭示大脑神经递质转运体VMAT2的转运及药物抑制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为理解VMAT2的底物识别、药物抑制、质子耦合转运过程等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为开发靶向VMAT2的构象特异性以及亚型特异性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信息。同时,该研究中解析VMAT2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其他小型膜蛋白,将促进膜转运蛋白和其他小蛋白的电镜结构解析。 2023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姜道华团队合作,通过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重构出囊泡单胺转运蛋白VMAT2处于不同构象的高分辨率结构,揭示了VMAT2在运输单胺底物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及转运机制。该研究成果以"T...
    2023-12-13
  • 高利增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基于红细胞的单原子纳米酶
    高利增研究组提出了一种红细胞模板化策略,以其丰富的血红蛋白作为铁源制备铁单原子纳米酶。其基本理念是改造红细胞内源铁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催化活性中心,由运输氧功能转化为催化功能。每个红细胞含有约2.6亿个血红蛋白,每个血红蛋白含有4个包含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 纳米酶是一类具有类酶催化性能的纳米材料,是新一代人工酶,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自2007年首次发现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以来,铁基纳米酶在肿瘤催化治疗和抗菌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铁原子的利用率较低,纳米氧化铁的催化效...
    2023-12-12
  • 叶克穷研究组发现古菌C/D RNA识别底物的新规则
    2023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课题组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licated target recognition by archaeal box C/D guide RNAs"的论文,揭示了古菌中2'-O-甲基化修饰全局图谱以及C/D RNA识别底物的新模式。 2023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课题组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licated target recognition by archaeal box C/D guide RNAs"的论文,揭示了古菌中2'-O-甲基化修饰全局图谱以及C/D RNA识别底物的新模式。2'-O-甲基化修饰是RNA中...
    2023-12-04
  • 丁璟珒研究组和邵峰团队合作揭示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识别和活化炎症因子IL-18的分子机制
    这项工作发现并证明炎症因子IL-18是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活化的caspase-4/5的生理底物,并完整地揭示了天然免疫通路中caspases识别和切割Pro-IL-18,以及Pro-IL-18被加工后成熟为有生理功能的炎症因子的精确分子机制。 天然免疫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在清除病原感染和内源危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典的炎症小体(inflammasome)通路通过活化下游的蛋白酶caspase-1,切割底物蛋白GSDMD释放其N端结构域的膜打孔活性,激活细胞焦亡的免疫应答。活化的caspase-1还可以切割另外两个重要...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