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长链非编码RNA编码多肽的系统挖掘和鉴定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蛋白质组学领域权威期刊《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福全研究员团队和陈润生院士团队在长链非编码RNA ( lncRNA )编码多肽的系统挖掘和鉴定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Deeply Mining a Universe of Peptides。Encoded by L... 2021年6月13日,国际蛋白质组学领域权威期刊《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福全研究员团队和陈润生院士团队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编码多肽的系统挖掘和鉴定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Deeply Mining a Universe of Peptides Enco...
    2021-06-18
  • 王江云/夏安东/于龙江课题组在高效光致电子转移光敏蛋白质的理性设计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2021年6月12日, CCS Chemistry期刊发表了王江云课题组、中科院化学所夏安东课题组和植物所于龙江课题组题为" Ultrafast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in a photosensitizer protein "的研究文章。文中设计报告了可以基因编码的27 kDa光敏蛋白质( PSP3 ) ,具有PSII系统... 2021年6月12日,《CCS Chemistry》期刊发表了王江云课题组、中科院化学所夏安东课题组和植物所于龙江课题组题为"Ultrafast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in a photosensitizer protein"的研究文章。文中设计报告了可以基因编码的27 kDa光敏蛋白质(PSP3),具有PSII系统原...
    2021-06-16
  • 赵岩组/张凯组合作揭示关键药物靶点NHE1-CHP1复合物的调控以及小分子抑制机制
    2021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课题组、张凯课题组和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的John Orlowski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合作发表题为"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human NHE1 - CHP1 complex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人源NHE1 - CHP1复合物的结构、... 2021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课题组、张凯课题组和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的John Orlowski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合作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human NHE1-CHP1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人源NHE1-CHP1复合物的结构、介...
    2021-06-10
  • 薛愿超课题组及合作者创建RNA结合蛋白靶标研究新方法LACE-seq
    2021年6月10日凌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在《 Nature Cell Biology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Global profiling of RNA-binding protein target sites by LACE-seq "的技术报告论文。人类基因组编码了约1500个RNA结合蛋白( RNA-binding protein , R... 2021年6月10日凌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lobal profiling of RNA-binding protein target sites by LACE-seq"的技术报告论文。人类基因组编码了约1500个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 RBP),...
    2021-06-10
  • 周政组揭示细胞复制期DNA损伤修复的决定机制
    DNA双链断裂(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 DSBs )是真核细胞中最为严重的DNA损伤类型之一,单个裸露的DSB即可诱发细胞凋亡。DSB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 NHEJ ,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和同源重组( HR ,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两种方式进行修复。HR修复发生...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是真核细胞中最为严重的DNA损伤类型之一,单个裸露的DSB即可诱发细胞凋亡。DSB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和同源重组(H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两种方式进行修复。HR修复发生在S和G2期,...
    2021-06-08
  • 神经导向信号通路下游分子MICAL2PV通过抑制隧道纳米管形成参与调控肺癌细胞的线粒体转运
    2021年6月6日, 《 EMBO Reports 》期刊在线发表了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组的研究论文" MICAL2PV suppresses the formation of tunneling nanotubes and modulates mitochondrial trafficking " 。报道了神经导向信号通路下游分子MICAL2PV通过抑制隧道纳米管( TNT )形成参与调控... 2021年6月6日,《EMBO Reports》期刊在线发表了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组的研究论文"MICAL2PV suppresses the formation of tunneling nanotubes and modulates mitochondrial trafficking",报道了神经导向信号通路下游分子MICAL2PV通过抑制隧道纳米管(TNT)形成参与调控肺癌细胞...
    2021-06-07
  • 王江云研究团队和合作者在smFRET 检测GPCR 调控下游蛋白arrestin的构象分布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G蛋白偶联受体( GPCR )是目前已知的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约30%的临床处方药的直接靶点是GPCR ,负责80%左右的跨膜信号转导,参与调控人体中大多数病理与生理过程。GPCR主要通过G蛋白及arrestin将细胞外的刺激转变为细胞内信号。近年来,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为...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目前已知的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约30%的临床处方药的直接靶点是GPCR,负责80%左右的跨膜信号转导,参与调控人体中大多数病理与生理过程。GPCR主要通过G蛋白及arrestin将细胞外的刺激转变为细胞内信号。近年来,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为研...
    2021-06-04
  • 苗龙课题组发现线虫精子激活运动过程中钠钾ATPase极性分布的新机制
    2021年5月28日, 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苗龙课题组题为" Membrane-contact site-dependent cholesterol transport regulates Na + / K + - ATPase polarization and spermiogenesi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以膜接... 2021年5月28日,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苗龙课题组题为"Membrane-contact site-dependent cholesterol transport regulates Na+/K+-ATPase polarization and spermiogenesi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以膜接触位点为...
    202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