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气液界面的电荷性质决定冷冻电镜蛋白质取向优势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研究员课题组在结构生物学期刊《 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 》在线发表了题为" Effect of charge on protein preferred orientation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in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的冷冻电镜方法学研究论文。该研究成果首次提... 2021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研究员课题组在结构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charge on protein preferred orientation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in cryo-electron microscopy"的冷冻电镜方法学研究论文。该研...
    2021-08-26
  • 柯莎课题组在单分子技术研究蛋白质相分离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1年8月11日,美国化学会权威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 JAC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柯莎( Sarah Perrett )研究组题为" Conformational expansion of Tau in condensates promotes irreversible aggrega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 2021年8月11日,美国化学会权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柯莎(Sarah Perrett)研究组题为"Conformational expansion of Tau in condensates promotes irreversible aggreg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单分子...
    2021-08-13
  • 卜鹏程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发现肝脏微环境重编程肿瘤细胞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
    结直肠癌是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也是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结直肠癌极易发生肝转移,肠癌转移的患者5年存活率小于10% ,因此,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然而,肝转移肿瘤对大多数化疗药物产生抗性,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靶向结肠癌肝转移的靶点和药物。研究人员利用常用的... 结直肠癌是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也是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结直肠癌极易发生肝转移,肠癌转移的患者5年存活率小于10%,因此,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然而,肝转移肿瘤对大多数化疗药物产生抗性,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靶向结肠癌肝转移的靶点和药物。2021年8月10日,中科...
    2021-08-12
  • 免疫治疗组开发了新一代高效、低毒的肿瘤限制性IL-15前体药物
    2021年8月10日, 《 Cell Research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彭华研究员与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傅阳心教授的合作研究论文" Tumor-conditional IL-15 pro-cytokine reactivates anti-tumor immunity with limited toxicity " 。该研究开发了新一代高效、低... 2021年8月10日,《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彭华研究员与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傅阳心教授的合作研究论文 "Tumor-conditional IL-15 pro-cytokine reactivates anti-tumor immunity with limited toxicity",该研究开发了新一代高效、低毒的肿...
    2021-08-12
  • 王志珍课题组揭示分泌途径激酶调控新机制
    尽管首个磷酸化蛋白酪蛋白( casein )在1883年就被报道,直到2012年第一个分泌途径蛋白激酶Fam20C才被鉴定,它催化包括酪蛋白在内绝大多数分泌蛋白的磷酸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Fam20C参与调节生物矿化、细胞粘附和迁移、激素原的加工、脂质稳态、蛋白质转运及内质网稳态等众多... 尽管首个磷酸化蛋白酪蛋白(casein) 在1883年就被报道,直到2012年第一个分泌途径蛋白激酶Fam20C才被鉴定,它催化包括酪蛋白在内绝大多数分泌蛋白的磷酸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am20C参与调节生物矿化、细胞粘附和迁移、激素原的加工、脂质稳态、蛋白质转运及内质网稳态等众多生...
    2021-08-06
  • 新突破:广州生物岛实验室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成功研制针对病理组织样本高通量成像需求的专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martView
    2021年7月28日,广州生物岛实验室生物医疗器械部在中巨园区举行了《高通量全自动病理切片电子成像仪》项目结题验收会。该项目是广州生物岛实验室生物医疗器械部成立后启动的第一个自立项目(2019.6-2021.6),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作为项目合作单位,生物物理所孙飞研究员... 2021年7月28日,广州生物岛实验室生物医疗器械部在中巨园区举行了《高通量全自动病理切片电子成像仪》项目结题验收会。该项目是广州生物岛实验室生物医疗器械部成立后启动的第一个自立项目(2019.6-2021.6),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作为项目合作单位,生物物理所孙飞研究员...
    2021-07-31
  • 王晓群课题组与合作者解析小鼠感觉运动相关脑区的转录组学特征
    2021年7月28日, 《 elife 》在线发表了题为" Transcriptomic encoding of sensorimotor transformation in the midbrai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通过利用逆向病毒示踪技术和Patch-seq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小鼠上丘分别参与形成恐惧和捕食环路的神经元进行了转录组学研究,... 2021年7月28日,《elife》在线发表了题为" Transcriptomic encoding of sensorimotor transformation in the midbrai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通过利用逆向病毒示踪技术和Patch-seq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小鼠上丘分别参与形成恐惧和捕食环路的神经元进行了转录组学研究,并结...
    2021-07-30
  • 秦燕研究员课题组和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在糖尿病伤口愈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1年7月26日, 《 Biomaterials 》期刊发表了秦燕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温永强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 Nanofibrous composite aerogel with multi-bioactive and fluid gating characteristics for promoting diabetic wound healing " 。该项工作制备了具有不对称润... 2021年7月26日,《Biomaterials》期刊发表了秦燕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温永强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Nanofibrous composite aerogel with multi-bioactive and fluid gating characteristics for promoting diabetic wound healing"。该项工作制备了具有不对称润湿特性...
    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