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报道
  • 科海拾贝浅谈生物物理
    什么是生物物理学?不同从事生物物理研究的专家会给出不同的回答。我刚进入生物物理所工作时,有人问研究所主管科技的老同志,他说生物物理研究就是刀切肉,这个回答很简单,但不科学。生物物理学涉及到生命科学的每一个领域,还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以及新学科...
    2025-04-03
  • 科海拾贝37岁读博,53岁转方向!这位84岁老院士说“人人都可能成功”
    我们追求的不一定是诺奖、奥林匹克金牌那样的成功。只要努力了、尽力了,做到最好了,最重要的是有益于人民了,就是一种成功。我希望人人都能实现这种意义上的成功。“有益于人民的人”是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讲的,也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最精彩的话所要传达的。
    2025-01-11
  • 科海拾贝科学智慧火花
    经常听人们说“自由基是体内的垃圾,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预防癌症和延缓衰老”。这种说法对吗?严格说起来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至少是不科学的!下面就讲讲自由基是否是体内的垃圾;抗氧化剂与健康的关系及如何补充天然抗氧化剂呢?
    2025-01-10
  • 科普报道揭秘神经系统中的神奇“快递员” --赵岩团队揭示神经递质转运蛋白分子机制
    在人体内,神经系统犹如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传递着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各种神经信号。这些信号如同疾驰的列车,迅速而精准地将信息递送到每个角落。
    2024-12-31
  • 科海拾贝34岁全职回国,她用10年创造一个“中国首次”
    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回到北京,李岩的手机铃声就没停过。 她无暇逐一回复祝贺的消息,只跟博士时期的导师、今年84岁的郭爱克院士汇报了“屯里的好消息”——11月15日晚11时13分,伴随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4
  • 科海拾贝读博期间"0发表",他耗时9年攻克一道科学难题
    从2014年正式加入朱冰实验室,马润泽便立志解决表观遗传学领域中关于异染色质从头建立的问题。直到今年论文发表时,马润泽已经博士毕业并做了两年博后。前后耗时9年完成一项研究,可谓"从博一干到博后"。
    2024-10-18
  • 科海拾贝周光召院长的科学光芒照亮“大范围首先”原理的发展历程
    2004年周光召院长推荐我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这样的大奖给了我这样一个当时并不是院士、“没有什么个人关系和名气地位的坐冷板凳的人”,实际上是给了一个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学术思想针锋相对的“大范围首先”的理论。
    2024-08-25
  • 科海拾贝总被国外同行抢发顶刊?他努力不懈,终于“快半拍”!
    纪伟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曾是正高级工程师。通常,这两个职称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但在纪伟身上,工程开发和基础研究兼而有之,二者和谐统一。近日,纪伟获得了第五届中国科学院"科苑名匠"称号。
    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