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玉玲 2016年11月11日
1970年11月24日,毛主席指示:野营训练是一种好方法,如不这样训练就会变成老爷兵。因此,全国掀起了“拉练”运动的热潮。
我所及时响应号召分期分批进行了野营训练。参加人员先经过誓师大会,揹上行李(被子及简单的生活用品)出发。我参加的是1971年8月那批。暑天烈日当头,一路上群情激发高呼口号,脚踏地面发出有节奏的拍打声,雄纠纠步行几十里,经老山由门头沟入山。经大台、色树坟、上清水、下清水、燕家台、梁家台、斋堂,翻越百花山,过永定河返回老山。
训练内容包括:平地行军、翻山越岭、急行军、夜行军、紧急集合、空袭警报等基本军事训练内容。一队队年轻人(战士)意气风发、一路高歌,走出几十里之后,突然急行军一路小跑不能掉队。有的同志精神紧张就内急,远离部队去方便,刚能赶上队伍又来劲儿,又得离队跑出去,如此折腾狼狈不堪;有的同志跑得气喘吁吁,跟不上队伍捂着腰紧赶,10分钟后整理队形继续前进,没人言笑。
中午吃饭由班长分配,粗茶淡饭吃起来胜似美味佳肴。突然警报一响敌机来犯,立刻放下手中饭碗,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待警报解除起来继续吃饭。山里夜行军更是艰难,月色朦胧星斗无光,山路不平,精神要高度集中,紧紧跟着前面之人摸索前进。领队很尽心,对每个人保护其安全,直走到天亮了大家才算松口气。而或,到了驻地放下行李,吃过晚饭躺在炕上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待到天不大亮就紧急集合5分钟打好行李踏星步斗跑至集合地点,有的同志手忙脚乱的没打好行李抱着散乱的一堆跑来集合,引来众笑,后喜称“抱鸡窝”。
就这样众志成城,一路行军至百花山下。要翻大山了先做动员工作;队员做好思想准备,1900公尺大山,山高路险,道窄坡陡,同志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相互提携,相互照顾,努力攀登,烈日下挥汗如雨。顾不得偷看一下如画之美景,一鼓作气往上爬。一阵凉风袭来清爽沁肺,一片宽敞平坦之地,五彩缤纷的百花齐放展现眼前,花之香气扑面而来。啊!到达山顶了,大家欢呼跳跃,一路的艰辛劳累皆忘,喜出望外,到了世外桃源了,真是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嗟夫,百花山之名不虚也。
山光虽美不能久呆,翻过山顶继续行军下山。山行6、7里,渐闻水声响亮,到了永定河上游。8月的河床宽广,水流急湍,撞击岸边礁石引起千堆雪。在山里转了十几天,暑日的燥热,衣服上积满了汗碱。今日见到如此大的河水,一个个情不自禁的跳下水中,痛痛快快的洗个澡。把衣服洗干净凉在山石上,兴高采烈地击水嬉戏。几天的炎热忘之脑后。那半天的休整是最幸福的时刻。正是,不受苦哪知甜哪。最后返至老山,全程拉练结束。
拉练不光是行军走路,其间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接受贫下中农的社会主义教育。每到一地要听当地村干部讲村史,讲抗日战争史,听老乡忆苦思甜。住在老乡家要帮老乡打水、扫院子、整理菜地。印象最深的是消除虫害,用树枝把肉虫子从菜叶里一个个的夹出来,这对我是个最大的考验。我平时最怕这种肉虫子了,当时克服了心里障碍努力完成了这项工作。另外在行军过程中还要学习政治,进行文艺活动等。在整个拉练时日里,同志们非常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犹如兄弟姐妹,那样的和谐气氛也是一场自我教育过程。
总之,野营拉练收获非浅,磨炼了意志,锻炼了体魄,不怕苦累,不怕疲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是真理。走到社会中去了解民情,受到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克服知识分子的骄娇二气,增强了同志之间的和谐友谊,一路脚踏如画的祖国山川美景为之自豪。
如今已近耄耋之年,很多往事已然淡漠,但此次活动仍记忆犹新,有些细节还历历在目,受益匪浅。对久居大城市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搞科学研究的同志,利用假日走入社会,可经风雨见世面,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丰富更扎实。培养我们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和以和谐为本的科研合作的作风很有必要。
作者简介:陈玉玲,生物物理所原八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