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成爱 2016年10月
在生命的旅途中,一颗种子扎根沃土,沐浴着雨露和阳光,茁壮成长。时有狂风肆虐,幼苗汲取巨大的力量,长成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在科学的征程上,为了攀登一座布满荆棘和神秘的山峰,人们怀揣着梦想,乘风破浪般战胜科学难题,奉献青春年华,铸就了辉煌的科学成就。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强势入侵,为了维护国家安定与主权,一大批有志之士投身于科技发展的浪潮之中,为国家科技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民族在茫茫的战火硝烟中缓慢前行,经受了外部侵略和敌对势力内战的严峻考验。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科学强国,大力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肩负着国家科学攻坚的使命,一步步攻克难关,奋勇向前。
作为国家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生物物理研究所响应时代号召和国家需求应运成立。如今,时逢六十周年华诞,这是一个神圣的历史时刻。
六十年,是红色的记忆。
翻开历史的书卷,每一页都写满了老一辈科学家们兢兢业业埋头工作的场景。以贝时璋院士为第一任所长的老一辈科学家们,怀着一颗奉献科学的心,开启了中国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大门。那年那月,他们为了科研废寝忘食,即使在深夜,也能看到实验楼里点点灯光。他们可能在继续从事没有完成的实验,或者坐在办公桌前查阅著作和文献,抑或是在分析数据、修改科研文稿。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历了春夏秋冬,体验了科研的酸甜苦辣,他们为了科研在用生命谱写华章。 时光的车轮碾压出深深的印痕,印痕是这样的清晰。我们仿佛看见那略显沧桑的实验楼,院子里来去匆匆的身影,和那写满数据圈圈点点的文稿,在朝阳的照射下显得庄严神圣、熠熠生辉。老一辈科学家们用青春年华换来了生物物理所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岁月的点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黯淡,反而会被载入史册,为后代所敬仰。
六十年,是金色的果实。
经历过风雨后的彩虹才是最美的风景。在这段用血汗拼凑出的峥嵘时光,生物物理所的科研事业蒸蒸日上,像雨后春笋般结出一系列重大成果。研究所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家的关注。研究所承担了973、科技攻关、863、自然科学基金和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重大科研任务,攻克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难题,成功完成了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牛胰岛素晶体结构的研究、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参加了航天火箭和生物实验卫星的发射等重大国家科研任务;研究所拥有国家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共享平台,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重点实验室、所重点实验室,并多次被评为优秀。研究所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是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数百名。研究所有一大批国内外杰出人才,包括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在所内从事科研工作。生物物理所主办或承办了数种学术期刊,也进行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工作,所内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上的数量稳居全国前列,一直引领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研究所每一位辛勤耕耘的老师和学生,也离不开研究所“创新、一流、责任、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和“和谐、民主、自由”的文化理念。
六十年,是蓝色的梦想。
梦想是蓝色的,因为它就像蔚蓝的天空显得高远却又那么迷人,也像深邃的海洋,那里有无限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探索。二十一世纪的曙光已经照亮了大地,中国科学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今的生物物理所已经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射出耀眼的光芒。面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国家“十三五”计划的阔步进行,人民生活水平对生命科学成果转化的需求等方面,生物物理所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国际尖端课题攻坚与合作等方面敢于担当、奋力拼搏,在全体生物物理所人的共同努力下作出新的更大的成就。在习总书记对中科院“四个率先”的指示精神鼓励下,在“探索生命奥秘,创造人类幸福”的科研精神的激励下,研究所将认真落实“四个率先”行动计划,争创世界一流研究所。
六十年,你风雨不悔,桃李争芳。如今的生物物理所人已经遍布全国、征战世界。六十年,你颜容依旧,风采依然。你用最温暖朴实的胸怀,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生物物理所人,带领他们从成功走向成功。
六十年的时光啊,是春夏秋冬不断更替的轮回,是种子生根发芽长大成树的生动影像;六十年的时光啊,是中国科学稳步发展的印记,是生物物理所一步步成长的缩影。
这是一段不朽的征程,是生物物理所人用血汗和生命铸就的风景;这是一曲嘹亮的战歌,唱响了中国科学事业冲锋前行的共同心声。
今日的生物物理研究所(源自网络)
今日的生物物理研究所(拍摄于2016年秋)
作者简介:王成爱,2014级普博生,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黄亿华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