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所庆专辑 > 45周年所庆 > 庆典系列出版物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刊登贝时璋院士近期的一篇学术论文、照片、传记及纪念文章
图1 学生时代的贝时璋(1926年在南斯拉夫海滨采集和观察实验材料)。1921年9月,贝时璋先生赴德国留学,于1928年3月获土滨根大学博士学位。
图2 1929年秋,贝时璋先生学成回国。1930年8月应聘为浙江大学教授,筹建生物系,担任系主任,至1949年任理学院院长,并于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在浙江大学期间,他发现丰年虫转变过程中生殖细胞的解体和重建现象,提出细胞重建假说(1934年)。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西迁期间,贝时璋先生与生物系教师及毕业生合影(1939年,遵义,前左4为谈家桢,右4为贝时璋)。
图3 上海时期的贝时璋(1950年,上海)。1949年中国科学院创建伊始,贝时璋先生到上海出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直至1954年。
图4 1958年,在贝时璋先生的倡议和主持下,创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贝时璋任所长,直至1983年。图为196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中)到生物物理研究所视察工作时与贝时璋(左)和童第周(右,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在一起。
图5 贝时璋先生领导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5年期间,不仅站在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推动新兴学科的发展,同时殚精竭虑促进科学研究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图为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大地震时,贝时璋先生亲赴灾区进行科学调研,向当地群众了解地震前后的生物反应。
图6 1970年,贝时璋先生重新开展细胞重建研究。此后10年,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细胞重建是普遍现象,并提出了完整的“细胞重建学说”。图为八十高龄的贝时璋先生仍坚持在实验室孜孜不倦地工作(1983年,北京)。
图7 九十高寿的贝时璋(1993年,北京)。与世纪同行的贝时璋先生虽年届九旬仍壮心不已,不辍耕耘,坚持深入研究细胞重建。在出版《细胞重建》第一集后,又制定新的研究计划,准备以更好的研究结果迎接新世纪的来临。
图8、图9 在贝时璋先生领导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不断发展,在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许多国际知名科学家前来参观访问,进行学术交流。图为贝时璋先生在生物物理研究所接待美国著名化学家、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波林(L.C.Pauling)教授(1973年,图8)和英国著名晶体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霍奇金(D.C.Hodgkin)教授(1985年,图9)。
图10 建国以后,贝时璋先生承担了大量的国际科技交流工作,先后出国8次,访问了13个国家。1972年10月,他率领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图为在访问英国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时,贝时璋先生与蛋白质结构研究先驱、诺贝尔奖获得者佩鲁兹(M.F.Perutz)、肯德鲁(J.C.Kendrew)教授在血红蛋白结构模型前交谈(左起:贝时璋、佩鲁兹、肯德鲁、钱人元)。
图11 心怀对科学的执著追求,肩负推动中国生物科学发展的重任,满载功绩与荣誉,贝时璋走过科研教学八十年,迎来了令人感慨的百岁人生。图为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近影(2003年7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