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2017年综合新闻

2017年综合新闻

来访生物物理所并做贝时璋讲座报告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盛祖杭教授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8日

  2017年4月14日,应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宏研究员的邀请,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盛祖杭教授在图书馆会议室做了题为“Moving or anchoring mitochondria for the maintenance of synaptic transmission, nerve regeneration, and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的贝时璋讲座报告。

  盛祖杭教授实验室自建立以来,专注于神经细胞线粒体行为与代谢方面的研究,并着力于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线粒体异常的关系。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都伴随有线粒体的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能量代谢紊乱。盛教授首先介绍了他们在线粒体定位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们发现了一个神经特异性基因,SNPH,可以定位到神经元轴突的线粒体上。SNPH阳性的线粒体在轴突中是固定不动的。SNPH的敲除会导致轴突中线粒体的运输增加,而过表达SNPH则导致轴突中的线粒体不能移动。同时SNPH介导线粒体在突触上的定位,对于突触泡的释放非常重要。

  接下来,盛教授介绍了线粒体运输与神经细胞损伤修复的关系。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不同,急性损伤的神经细胞会尝试进行修复。盛教授发现促进线粒体的运输过程,可以加速神经细胞自我修复。在急性损伤的神经细胞中,损伤的线粒体向细胞核的方向运输以进行清除,而健康的线粒体则向轴突方向运输以再生局部缺失的能量。

  最后,盛教授又介绍了他们实验室的最新发现,SNPH可以介导神经细胞中的线粒体质量控制。当神经细胞中的线粒体发生急性损伤,线粒体会释放大量携带损伤物质的小泡,这些小泡可以被SNPH标记。这些SNPH小泡通过和晚期内体融合,利用晚期内体的运输机制,向细胞核方向运输以清除其中携带的物质,从而实现线粒体质量控制。在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动物模型中,SNPH小泡在疾病放生早期被大量激发,显示机体试图通过线粒体质量控制修复神经细胞;而在疾病发生晚期则逐渐消失,显示神经细胞修复失败。

  盛教授总结说,SNPH作为一个压力感受器,通过调节神经细胞中线粒体的运输、定位和质量控制,以维驰线粒体的完整性。

  盛祖杭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引人入胜。参会的多位研究员和学生纷纷提问题,与盛祖杭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盛祖杭教授耐心细致的解答每个问题,整个会场学术气氛浓郁,听众收获颇丰。

 

(供稿:张宏课题组;摄影:王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