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2016年综合新闻

2016年综合新闻

生物物理研究所举办2016年诺奖解读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10月24日,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秘书长、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宏研究员做了题为“The Nobel prize: an appetizer before the feast”的诺奖解读报告,这是生物物理所自2013年开始的诺奖解读系列报告之一,报告由王志珍院士主持。

  在报告中,张宏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自噬研究的历史,大隅良典教授在自噬研究中的贡献,以及大隅良典教授为什么获得2016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简单地说,如果拿掉大隅良典教授的工作,自噬研究这个领域就不会存在,但如果拿掉其他任何研究者的工作,自噬这个领域依然存在,只是发展可能会慢一点(更详细内容,请参阅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信公众号(ID: BPSC1979)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〡关注语支持中国自噬研究的“贝时璋奖”获得者一文)。随后,张宏研究员讲述了对自噬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科学家的工作,包括Daniel Klionsky 和Beth Levine, 也介绍了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中国自噬研究的情况。

  应王志珍院士之约,张宏研究员还就大隅良典教授的科学精神给年轻科研人员带来的启发,以及大隅良典教授与中国自噬研究团体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讲述,其中可以体会到大隅良典教授浓厚的中国情缘。

  2009年张宏研究员在大隅良典教授发起的国际自噬研讨会上受邀作报告时,首次与大隅良典教授相识。此后不久,大隅良典教授就致信张宏研究员,谈到他认为中日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将会对未来科学的发展非常有益。

  在诸多交往中,张宏研究员体会到大隅良典是一个公民意识感很强的科学家,他很看重中日关系,也希望中日科研人员之间能加强交流。因此2010年大隅良典教授参与促成了中日自噬研讨会的召开,这个研讨会规格很高,不对外开放,参会者都是受邀而来,中日两个国家顶尖的自噬研究者都会出席,研讨会上报告的内容都是未经发表的最新进展。迄今为止中日自噬研讨会已召开了四届,最近一次是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主办。

  由大隅良典教授发起的国际自噬研讨会是国际上自噬领域最高端的一个会议,基本上每次都在日本举行。因大隅良典教授对中国自噬研究的关注与肯定,第七届由张宏研究员作组委会主席,会议在安徽休宁召开。

  大隅良典教授在自噬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早在几年之前,就有很多科学家包括汤森路透的引文桂冠奖都预测他会得诺奖。张宏研究员曾经问过大隅良典教授,如果有一天得了诺奖,最想说的是什么?大隅良典教授说,他最想呼吁的有几点:一是要重视基础研究,二是科学的评价应该关注研究的影响力而不是影响因子,另外他还提倡中日的年轻科学家应该多交流,为了科研也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

  近日,大隅良典教授邀请张宏研究员与他一起,出席12月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奖颁奖典礼。能有这个荣幸,张宏研究员认为这是大隅良典教授对中国自噬研究的高度认可以及他对中国的情感。大隅良典教授还认为,现在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不再落后于日本,以后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拿到诺奖。

张宏研究员解读2016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王志珍院士主持报告及提问

 

第四届中日自噬研讨会(北京)

 

(供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信公众号(ID: BPSC1979))

(摄影:王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