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应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宏研究员的邀请,美国罗格斯大学Monica Driscoll教授在9501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A Neat Approach to Neuroprotection: Throw Away the Trash”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上,Monica Driscoll教授介绍了,在不同物种中,有毒的错误折叠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是导致衰老相关的神经元功能性退化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这些神经毒素都被认为是细胞内源的,现有证据表明一个神经元中错误折叠的疾病蛋白也会出现在邻近神经细胞中,这很可能促进疾病蔓延。他们首次发现成虫线虫的神经元会通过一个动态过程,产生直径大约5μM的包含大量细胞质成分的囊泡结构exophers。这些exopher囊泡可以包裹荧光蛋白GFP和mCherry、预装载的Dil、线粒体以及聚集的Q128多聚谷氨酰胺蛋白和阿尔茨海默疾病相关片段A1-42。蛋白聚集体和氧化的线粒体可优先被分离到exophers中。抑制分子伴侣表达、自噬通路和蛋白酶体通路以及损坏线粒体功能都会导致exopher变多,这提示exopher的产生是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稳态维持压力的一种应答。更有趣的是,在邻近细胞以及远端细胞中也能观察到被分离出的exopher成分。他们认为“扔掷垃圾”是一个之前未被发现的维持神经元内蛋白质和线粒体稳态的一个保守机制,而这种稳态被破坏后,很可能会引起与人类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神经毒素因子的蔓延,并导致神经细胞老化。
Monica Driscoll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引人入胜。参会的多位研究员和学生纷纷提问题,与Monica Driscoll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Monica Driscoll教授耐心细致的解答每个问题,整个会场学术气氛浓郁,听众收获颇丰。
Monica Driscoll教授做报告
(供稿:张宏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