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2015年综合新闻

2015年综合新闻

并做“贝时璋讲座”报告美国科学院院士 George H. Lorimer教授来访生物物理所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6日

  2015年6月4日,应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志珍院士和张凯教授的邀请,马里兰大学杰出教授教授George Huntly Lorimer来访生物物理所,并于下午3时在9501会议室进行了题为“Optimizing protein folding with a parallel-processing, iterative annealing machine”的高水平“贝时璋讲座”报告。

  George Lorimer教授1996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97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早年,他围绕光合作用固碳反应关键酶Rubisco的结构、组装、活化和反应机制展开研究。随后,他阐明了分子伴侣GroEL-GroES帮助蛋白折叠的别构调控机制,解析出能够发挥功能性作用的、对称的GroEL-GroES2晶体结构。Lorimer教授为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的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卓越贡献,至今仍致力于该领域的发展,并始终不断完善有关理论体系。

  本次讲座由王志珍院士主持,生物物理所及北京大学众多师生都饶有兴趣地聆听了此次报告。Lorimer教授从分子伴侣的发现过程娓娓道来,为大家展示了chaperonin体系(GroEL-GroES)的结构信息,并以三个问题为提纲,向大家阐述了该系统如何帮助底物蛋白形成天然构象的过程。首先,Lorimer教授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找出了保守序列,并在实验中观察到复合物中底物识别基序的存在,揭示了GroEL依靠多个底物识别基序来识别底物。然后,lorimer教授阐明了GroEL具有三种变构状态,分别是T state、R-ADP state和R’’ state。不同状态下其疏水面暴露程度、空腔大小、结合核苷酸的能力均有所不同;在ATP的存在下,GroEL通过结构域的变构转换,依靠底物识别位点和GroES的辅助,进行多次反复“加工”循环,最终完成帮助底物蛋白的正确折叠。最后,Lorimer教授介绍了如何利用FRET、电镜、磷酸基团结合蛋白等跟踪监测GroEL-GroES工作循环中的各项事件,如ATP的水解、结构域的变构、底物的结合与释放、GroES的结合与释放等。此外,Lorimer教授还就GroEL-GroES组成的复合物在帮助底物折叠时的对称循环和非对称循环过程加以详解,并提及了GroEL两个七元环间的通讯问题。

  Lorimer教授100分钟的整场报告内容丰富、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会场气氛活跃,大家踊跃提问,Lorimer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耐心解答,并称赞了生物物里所师生的好问精神与饱满热情。报告过程中,Lorimer教授赠送王志珍院士一份精美的GroEL-GroES复合物结构模型的纪念品;报告结束时,王志珍院士代表生物物理所赠予Lorimer教授贝时璋讲座礼物,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Lorimer教授确定此次“贝时璋讲座”报告后,为提高学术交流的效果,还专门为听众编写了有关GroEL-GroES 系统的“dramatis personae”、 “synopsis”和 “glossary”,要求会前发给大家,他严谨、负责、热情的科研作风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他的报告带给大家一场丰盛的知识飨宴,必将进一步推动生物物里所在分子伴侣和蛋白质折叠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

 

(供稿:张旖旎(王志珍组);摄影:王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