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2011年综合新闻

2011年综合新闻

第五届感染与免疫学国际研讨会在福建厦门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30日

  由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中国科学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CASKLII)、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感染与免疫学国际研讨会(ISII2011)于2011年11月1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美国、澳大利亚的资深病毒免疫学家共做了16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并盛赞这是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前沿与应用关联最好的一次学术会议。

  大会议程分为粘膜免疫、免疫细胞的转录和信号转导、免疫应答和感染调节三个部分。大会首先由会议主席唐宏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Edward Bertram教授致欢迎辞。来自台湾国立健康研究院的黄啸谷研究员详细阐述了树突细胞中的先天免疫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 (CLR),以及肥大细胞内的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等在过敏原粘膜免疫中的重要作用;中科院健康研究所的钱友存研究员则讲述了白介素17受体(IL-17RE)在人体肠道免疫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台湾国立健康研究所的黄庆裕研究员对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 4)在黏膜免疫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上海巴斯德所的孟广勋研究员介绍了NOD2在Blau综合征炎症反应中对Toll-like receptor 调节作用。大会第二部分首先由台湾国立健康研究院的谭泽华研究员介绍了MAPKs和DUSPs在T细胞信号转导,自身免疫和免疫病理中的作用机理;美国西北大学的周亮教授介绍了AHR在Th17细胞和ILCs细胞中介导的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的分子机制;两位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Edward Bertram教授和Geoff Sjollema研究员分别讲述了如何从小鼠遗传学技术筛选T细胞分化与发育的调节因子以及人类疾病基因的最新进展,Anselm Enders介绍了转录因子Zbtb7b分子调控NKT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上海生科院巴斯德所的李斌研究员深入交流了调节性T细胞(Treg)决定性因子FoxP3的转录调控机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邵峰研究员介绍了炎性小体NLRC4作为识别病原菌三型分泌系统的受体的最新分子调节机制;苏州大学的熊思东教授介绍了Trim21在介导慢性乙肝天然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复旦大学的王宾教授介绍了IL-17A在防御流感病毒中所起的作用;香港大学的涂文伟教授介绍了NK和γδT细胞介导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免疫全新机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Michael Beard教授介绍了观测丙肝病毒复制的实时成像技术。会议最后由中国科学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的侯百东研究员做了对于B 细胞 TLR信号分子MyD88在抗病毒感染的体液免疫中所起作用的报告。

  大会在与会者激烈的讨论和长久的掌声中顺利落幕。会议决定在2012年择地举行第六届感染与免疫学国际研讨会。

 

(供稿:刘娜)

(报道:中科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2011年11月30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