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神经生物学家Cornelia Bargmann教授来访生物物理研究所,并在9501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Using a fixed wiring diagram to build flexible behaviors in C. elegans”的学术报告。徐涛所长主持了报告会。
报告中Cornelia Bargmann教授生动地向大家展示了她关于C. elegans的最新研究。她首先介绍了线虫的社会行为,发现C. elegans的一种神经元RMG是调节此行为的关键。npr-1低活性的野生型线虫比npr-1高活性线虫更愿意群居生活。RMG神经元的作用是促进线虫的社会行为,但是当npr-1基因激活时,RMG不能接收到感知神经元传入的信号,因此线虫转变为独居行为。她说:“线虫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社会行为,我们的研究表明社会性和独居性行为都基于基因的表达,这为解决人类相关问题指出了一条新的方向。”在另一个实验中,Bargmann教授发现基因glb-5编码神经球蛋白结构域,glb-5的活性调节线虫对O2以及O2/CO2组合刺激的反应行为。这就像生活在高山上缺氧环境的人群比低海拔人群表达更多的血红蛋白一样。Bargmann教授的研究表明虽然C. elegans是很小的生物,仅有302个神经元,但是它拥有与人类类似的复杂神经系统。它能够感知环境的变化并表现社会行为。这一发现将为研究人类孤独症和缺氧症疾病提供新的实验模型。
会后,在国际合作交流处张蕾处长和徐平勇研究员的陪同下,Cornelia Bargmann教授参观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和脑成像中心。李岩、卓彦研究员热情地接待了外宾,并向她细致介绍了质谱分析仪、3T和7T磁共振脑成像系统等核心仪器设备。此外,徐涛所长还专程带领Bargmann教授参观了生物成像中心,展示了Titan Krios高分辨场发射冷冻透射电镜系统等。Bargmann教授对我所先进的科研设备、雄厚的科研实力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访问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研究所与国际一流学术机构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ornelia Bargmann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她在C. elegans行为学研究特别是线虫嗅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目前她是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的研究员及Rockefeller大学的教授。
Cornelia Bargmann教授做报告 | 报告会场 | 参观蛋白质科学平台 |
参观脑成像中心 | 参观生物成像中心 | 合影 |
(供稿:杨薇 常昊)
(报道: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11年10月26日)
(摄影: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