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报道

科普报道

如何让失败者逆袭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3日

失败者效应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自然界中,个体间竞争普遍存在,有时甚至升级成激烈的冲突。赢的一方固然"得意洋洋",那么输的一方是如何应对其挫折的呢?

  在关于自然的纪录片里以及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都有打斗行为,扑打冲撞翻滚,爪抓腿踢,嘴巴撕咬或喙啄,用角顶,甚至甩脖子攻击等。同种族个体的打斗多数发生在雄性之间。在打斗中胜出的个体在食物,领域以及配偶等方面有优先权;而失败者个体会通过逃跑,或是以特定的身体姿态以示臣服的方式认输。科学家观察到,被打败的个体有更高的倾向输掉未来的打斗,即"失败者效应"。

果蝇中的失败者效应

  果蝇中也存在着失败者效应。两只雄性果蝇初次相遇时为了争夺资源(例如可口的食物或者雌蝇)会进行激烈的打斗,直到一只果蝇认输。失败者会放弃打斗,选择逃跑,远离资源和胜利者,以避免继续冲突。失败者的打斗欲望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如果失败果蝇再次遇到老对手,它不主动出手;就算再面对一个新的对手,失败果蝇胜出的几率也很低。当两只失败果蝇同台比武,他们往往都消极应战,相互攻击性几乎为零。这样的失败者效应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且多次的失败经历会延长失败者效应持续的时间。打斗失败还会引发其他影响,如面对入侵者不再主动驱赶而是被动防御;性欲下降,不再积极求偶等。到目前为止,失败者效应的分子神经机制以及逆转失败者效应的手段还不清楚。

P1--5-HT--5-HT1B通路调控果蝇的失败者效应

失败者逆袭

  20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岩课题组在《i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erotonin signals overcome loser mentality in Drosophila"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揭示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五羟色胺受体以及它们所在的神经环路在逆转失败者效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在"失败者"的特定神经元里表达光敏蛋白,然后给予蓝光照射来促进这些神经元的活动,并结合观察果蝇的打斗行为来评估刺激该神经元带来的影响。基于这种光遗传学技术研究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筛选并鉴定到了5-HT神经元。短暂的激活(80秒)5-HT神经元就能诱导失败者重振旗鼓,攻击对手。激活这些神经元能够使1/3的失败者逆转之前的输赢关系,成为胜利者。更有意思的是,本来两个失败的果蝇相遇后不会进行打斗,但激活5-HT神经元后能引起它们的打斗并形成一个新的输赢关系。通过多轮的失败-激活-打斗实验,研究人员发现:激活5-羟色胺神经通路就能够让雄蝇在失败后依然选择战斗,屡败屡战、拒不认输。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仅激活一对5-HT神经元就能逆转失败者效应。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神经环路水平上,5-HT神经元与上游的P1神经元,下游的5-HT1B受体神经元构成了一个P1/5-HT/5-HT1B信号链来恢复失败者的攻击性。而之前已知的调控果蝇攻击水平的神经元,如TK神经元,PLP神经元等,并不参与重建失败果蝇的攻击性。在分子水平上,五羟色胺及其受体5-HT1B分子均是逆转失败者效应的重要信号分子。给果蝇吃药(一种增加5-HT水平的化合物)也能够让失败者重新焕发斗志。

  研究人员还发现,伴随单次失败,失败者个体会在攻击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如领域行为,恐吓行为,求偶行为等表现失常。更重要的是,通过上调五羟色胺通路能够挽救这些失常行为。失败者效应以及五羟色胺通路在动物中的普遍性表明该逆转效应在进化上可能保守。本研究有望为理解负面社会经历引起的心理问题,及灾难、战争等经历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实验依据。

  文章链接: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0)30843-9

 

(作者:胡少伟)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