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生物物理所-徕卡”博士后入站报告

发布时间:2014-12-06

  2014年6月17日,应生物物理所生物成像中心主任孙飞研究员的邀请,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董梦秋研究员,生物物理所徐伟、冯巍、苗龙、张宏研究员以及Leica公司纳米技术销售部袁文艳经理等人参加了在成像中心会议室举行的“生物物理所-Leica”博士后李喜霞的入站报告会。

  

图1.李喜霞博士后入站报告

  报告中,李喜霞博士首先简要介绍了她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热激诱发小鼠血睾屏障可逆变化分子机制的研究”。实验以43℃局部热浴小鼠睾丸模型、雄激素受体(AR)敲除小鼠模型、以及43℃体外热浴原代支持细胞模型,系统研究了在热激后引发血睾屏障可逆变化的过程中,AR发挥的直接调控作用,为进一步阐明热激影响精子发生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图2.李喜霞博士介绍博士后课题研究背景

  随后,李喜霞博士针对博士后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相关介绍,主要内容包括:ssTEM、SBEM、FIB/SEM、ATUM-SEM几种大尺度生物样品的三维重构策略,入站后从事连续超薄切片扫描电镜成像(SUSSEM)方法面临的技术难关,以及作为研究对象的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的解剖学结构,并提出利用该技术研究与线虫寿命相关的科学问题。

  最后,李喜霞博士具体介绍了博士后期间的工作计划。其一,建立一套针对线虫完整的树脂包埋样品连续超薄切片收集的方法体系,并利用扫描电镜成像,实现线虫完整的高分辨率三维重构。其二,利用SUSSEM技术探讨daf-2长寿型与野生型成虫线粒体的体积、数量、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差异,为线虫寿命研究提供相关基础数据。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讨论,几位研究员最后总结指出,该项研究课题中样品制备是关键环节,而扫描成像和图像处理因工作量巨大,是实验瓶颈。但是建立线虫完整三维重构数据库的研究价值是重大的,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挑战。

 

  图3.张宏研究员、苗龙研究员等发言讨论

 

 图4.徐伟研究员发言讨论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15号
  • 电话:010-6488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