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 | 研究所 | 人才招聘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实验室概况 研究领域 科研队伍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教育培养 学术交流
 
 
 
 
主要期刊
常用生物信息学引擎
常用试剂耗材、仪器设备厂商
 
 
   
现在位置:中国科学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 科研进展
 
生物物理所病毒性肝炎研究再获重要进展
2008-05-20 | 【     】【打印】【关闭

  生物物理所感染免疫中心唐宏研究员和FYX教授近期通过对新生小鼠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获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今年5月19日的《Proc Natl Acad Sci USA》。论文题目为“Hyper innate responses in neonates lead to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infection”,该项研究是在他们率先提出的“天然免疫反应需要T细胞参与”的理论指导下开展的(见Nature Medicine, 2007;评述见Nature Medicine, 2007;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7; Nature China, 2008)。

  通常认为新生儿的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由此导致新生儿不能有效控制和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从而呈现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感染的高致病率和高死亡率。博士研究生赵洁和杨选明发现,相对于成年鼠,注射脂多糖(LPS)、合成RNA(polyIC)以及肝炎病毒感染激活天然免疫系统后,新生鼠产生更强烈的炎症反应,而这种过激的炎症反应正是导致新生鼠死亡的直接原因。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虽然新生鼠的T细胞具有和成年鼠一样的抑制炎症反应能力,但由于缺乏足够数量的T细胞,新生鼠在控制炎症反应的能力方面比成年鼠明显降低。新生鼠在补充了T细胞或者基因敲除炎性因子的受体(TNFR)后,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后的炎性反应和死亡率。这一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他们早先提出的“T细胞通过参与天然免疫应答而抑制肝炎病毒急性感染导致的炎性反应”的理论,并提出了T细胞数目而非T细胞功能参与调节天然免疫炎症反应的新思路,T细胞数目的不足可能导致新生儿/新生鼠感染后呈现高死亡率。该发现将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急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该项研究得到基金委和科技部经费资助。

 

附件:
相关新闻: